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下面一秘為您精心整理了4篇《五年級上冊《你一定會聽見的》教案》,希望可以啟發、幫助到大朋友、小朋友們。
【教學目標】
1、朗讀課文,了解文章的內容,品味文章活潑優美的語言
2、仿寫課文,初步學會如何把聲音寫得生動
3、學會運用自己的耳朵聆聽,感受生活的豐富多彩
【重難點】
1、重點:
初步學會如何把聲音寫得生動
2、難點:
學會運用自己的耳朵聆聽,感受生活的豐富多彩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上課之前,老師想先考考大家,讓大家來欣賞一下大屏幕,說說你聽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看看大家是否是一個生活的有心人。(大屏幕依次播放下雨、流水、小鳥、嬰兒的圖片,同時播放雨聲、水流聲、鳥鳴聲、嬰兒笑聲。接著展示草葉上的露珠、陽光透過樹林普照大地、新芽萌發、花朵欲開、鮮花盛放、果實累累幾組無聲圖片。)(注:之所以挑選這幾組圖片與聲音,是因為這幾種聲音源自自然現象、動物、和人類三種不同的對象,都能給人帶來美好的享受。從風格上而言,是與課文的優美生動的語言相吻合的。另外特地把嬰兒的笑聲放在有聲圖片的最后,是因為這個笑聲定然能引發學生會心的微笑,感受到這種聲音所帶來的快樂,自然而然地把學生領入了預設的情景當中?!盁o聲”圖片展示了生命歷程中一段最美好的時期:在雨露、陽光的滋潤下,新生命萌動了,它發芽、醞釀、開花、結果。這些都能將學生帶入美好的境界,產生美的享受。)
播放后,讓幾個學生講講他們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以及他們聽到這些聲音時所聯想到的。(多數學生只能聽到雨聲、水聲、鳥鳴和嬰兒的笑聲。教師可順勢引導學生:“誰聽到了后幾幅圖片的聲音?”?!坝幸晃蛔骷矣幸粚Τ醭H说亩?,引領我們進入了一方神奇的天地,去傾聽被我們忽略的聲音?!睆亩胝n文。)
二、傾聽
1、首先,請一同學朗讀課文,看看作者寫這篇文章,究竟要告訴我們什么。(播放背景音樂:班德瑞的《森林狂想曲》這節課中的很多背景音樂都選自班德瑞的《寂靜山林》專輯,因為這些音樂節奏舒緩親切,更重要的是,音樂中夾雜著不少的大自然中的聲音,如鳥鳴聲、流水聲、蟬鳴聲,風格與內容與課文的風格內容相一致,而且容易觸發學生的想象力。此處播放背景音樂是為了給學生的自由朗讀提供一個相應的情景和輕松的環境,讓他們能融入其中)請1~2位學生回答,教師補充或引導。
明確:作者寫這篇文章是要告訴我們:我們應該善于運用自己的耳朵,去聆聽這個世界的聲音。
2、既然作者要我們去聆聽這個世界的聲音,那么是不是世界上所有的聲音都應該用心地、努力地去聽呢?引導學生閱讀課文的第11自然段。請1~2位學生回答,教師補充或引導。
明確:并不是世界上所有的聲音都值得我們去用心聆聽的。我們在“聽”的成長過程中,應該學會選擇和思考,這樣聲音不僅“好聽”而且“有益”,可以充實了我們的生活,也讓我們得到很多樂趣。
3、但是也并非所有擁有健康的耳朵的人都能聽到這個世界上的美妙的聲音的。作者認為什么樣的人聽不到美妙的聲音呢?引導學生閱讀課文的第12自然段。請1~2位學生回答,教師補充或引導。
明確:作者認為 “木頭人”即 “充耳不聞”“視而不見“的人,聽不到美妙的聲音,因此,我們應該用心聽。(大屏幕總結:善于傾聽,有選擇的傾聽,用心聽)
三、言說
我想我們在座的每一個同學都不是木頭人,因為我們現在正青春年少,都有著一顆敏感的心,一雙善于觀察的眼睛和一雙善于聆聽的心,我們都是生活的有心人。但盡管如此,在座的同學中可有誰聽見過蒲公英梳頭的聲音?80只螞蟻小跑步的聲音?和雪花飄落的聲音么?(學生一般情況下都會說沒有)可是這些聲音,我們的作者聽到了,她不僅聽到了別人所聽不到的聲音,而且用非常優美的語言把各種聲音描寫出來。下面就請同學們找出你認為精彩之處,與大家交流意見。(在學生討論的同時,利用多媒體顯示答題提示,如修辭地運用,句式地選取,譴詞造句的考慮等方面,這樣給學生答題提供了一個模式,避免了答題的盲目性。同時播放背景音樂:薩克斯曲《春風》)
討論后由學生發表自己及小組意見。教師引導學生對詞、句、情感等多方面的品味。交流結束后,教師引導學生總結 :文章究竟美在哪里?
1、活潑風趣、優美形象、詩情畫意。
2、運用排比,反復,增強文章的表達效果。
3、運用問句,激活讀者的生活體驗,引發讀者的思考。
4、用第二人稱“你”敘述,拉近了和讀者的距離。
在學生自主發言的基礎上,揣摩原文,引導出基本的描寫聲音的技法:
抓住聲音的本質特征──以聲寫聲
調動各種感覺器官──以形寫聲
展開聯想、想象,融入真情實感──以情寫聲
巧用各種修辭──以美寫聲
四、質疑
學生對文中不理解之處提出質疑。教師組織討論、釋疑。
預設問題:
1、為什么寫有聲卻從無聲寫起?
明確:
可以從以下方面來分析:
⑴ 什么是聲音?課文中有沒有準確的解釋?
⑵ “蒲公英梳頭”、“螞蟻小跑步”、“雪花飄落”是不是有聲音?
⑶ 從“無聲”寫起有何意圖?〔教師歸納〕因為“聲音就是物體振動時與空氣相激蕩所發出的聲響”,所以“蒲公英梳頭”、“螞蟻小跑步”、“雪花飄落”都是有聲音的,只不過這聲音太過細小,我們的耳朵難以感覺到罷了。從這樣細小的聲音──平常所謂“無聲”入筆,那么世界上的一切聲響也就無不在可聽見之列了。
2、文章大量運用排比的修辭,有什么作用?
明確:運用排比,增強了文章的表達效果。課文的1、2、3段構成一組排比段,形象地鋪陳出那些富有詩意但又細微得難以覺察的聲音;5、6、7段構成一組排比段,列出了生活中習以為常、不被留意的聲音,這三個段落基本上均由排比句構成。
3、文章大量運用提問、設問、反問修辭,有什么作用?
明確:文中運用提問、設問、反問等多種問句,不斷激活讀者生活體驗,引發讀者思考。
五、仿寫練習
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著許許多多被忽視的聲音,請同學們找尋這些聲音,學習本文的技法,開頭用上“你聽過……的聲音嗎?”也寫一段文字。在學生仿寫前,教師展示兩段范文:
第一段文字:杜鵑怒放的聲音嗎?整整一個冬季,杜鵑都在聚集精華等待著。當春風不斷加溫,花骨朵開始突突突地翻滾起來,終于有一天,她達到了沸點,掀翻了花蓋子,咕嚕嚕地一個個粉紅色的泡泡全冒了出來。
第二段文字:你聽過蜻蜓點水的聲音嗎?蜻蜓看見一面極亮極亮的大鏡子,照出了藍天白云,照出了紅花綠葉,于是它朝那面鏡子俯沖下去,近了,近了,它用尾巴輕輕一點,想停在上面照一照,“轟──”一聲,鏡子碎了,世界搖晃了,蜻蜓慌忙逃走了)
教師誦讀兩段文字后給學生充足的時間仿寫課文(多媒體課件顯示寫作技法,并播放《春風》,為學生寫作提供一個充滿大自然氣息的氛圍)學生若能當堂完成,則請個別學生朗讀自己所寫的內容,請其他同學對他所寫的文字根據前面的“4個要點”進行點評,教師作一定的補充和引導。若時間不夠充裕,則找幾生念出第一句以打開思路即可。
六、結束語
播放音樂《秋日的私語》,吟誦一首小詩: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
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
生活中不是缺少音樂,
而是缺少捕捉音樂的耳朵;
生活中不是缺少愛,
而是缺少感受愛的心靈。
把眼睛喚醒,把耳朵喚醒,把心靈喚醒!
你一定會聽見的,這個世界,也一定會跟著你歡笑。
一、 教學目標
1、 整體感知文意,把握內容要點,學習篩選和概括主要信息。
2、 欣賞本文別具一格的寫作風格,初步培養對美文的解讀和鑒賞能力。
3、 了解我們生活的奇妙無窮的世界,用心感受其豐富多彩。認識聲音對我們成長的意義,學會傾聽聲音。
二、 教學重點
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感受課文優美的語言,豐富的內蘊。
三、 教學難點
學習運用本文的語言技巧,激發學生的想象和聯想,用“耳朵”細致地體味生活。
四、 教學時數:一課時
教學步驟:
一、 導語:(多媒體播放《二泉映月》)這是一首我國的民間音樂家阿炳創作的二胡曲《二泉映月》。曲調嗚咽抖顫如泣如訴。世界指揮家小澤征爾聽罷,曾被感動得潸然淚下。為什么會出現如此感人的場面呢?一方面當然是由于阿炳創作的樂曲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小澤征爾是用心靈去聽音樂,才聽出凡人無法聽出的高一層的境界。其實這大千世界有許多許多美妙動聽的聲音,你是否也像小澤征爾一樣用心去聽呢?倘若你用心去聽了,我想你一定會聽見的。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桂文亞的《你一定會聽見的》。
二、 朗讀課文,整體把握文意
1、 教師播放示范朗讀磁帶,讓學生在悠揚動聽的樂聲中感受課文的美。
2、 學生齊讀課文,初步感知文意。
3、 學生速讀課文,編寫結構提綱。以學習小組為單位,討論交流。
明確:課文描述了豐富多彩的聲音世界,對聲音與我們生活的關系作了可貴的探討,強調聲音對我們的意義,促使我們關注聲音世界,用心傾聽,
全文可分為三部分①展示豐富多彩的聲音。②探討聲音與生活的關系。③以游戲的方式引領我們進入奇妙的聲音世界。
三、 美點追尋,賞析課文的美
1, 學生齊讀課文
2, 提問:結合自己的閱讀體驗,談談本文最吸引你的是什么?
學生討論,老師歸納總結這篇課文的美主要集中在三方面:即語言美,意蘊美,結構美。
4、 重點賞析本文的語言
① 揣摩文中活潑風趣、優美形象的語句。選朗讀水平較好的同學讀1、2、3、段,其余同學聽讀,體味文中詩情畫意。
② 品讀文中的排比句,排比段,體味其表達效果。
女同學齊讀1、2、3、段,用心品味細微難以覺察的聲音,并展開聯想和想象,再現畫面。
男同學齊讀5、6、7、段,感受聲音世界豐富多彩,體味排比句富有節奏和氣勢表達效果。
教師要求學生模仿5、6、7、段,仿寫三個段落,以生活中習以為常、不被留意的聲音為描寫對象,三個段落應呈排比段,每段基本上均由排比句構成。 討論交流。
③ 提問:全文用第二人稱“你”來敘述,改為第一人稱“我們”好不好?
討論明確:第二人稱敘述,讀者易產生親切感,像在與讀者交流。
④ 找出文中各具特色問句,體味其表達效果。
討論交流,明確:這些問句容易引起讀者的注意。
5、賞析課文的意蘊美
四、 設計聲音游戲,引導學生用心傾聽
教師播放磁帶,磁帶有四組聲音,雨聲,風聲,雄雞的報曉聲,深巷的狗叫聲。要求學生任選一種聲音,用心聽,然后把自己的感受記錄下來。
學生交流,教師以鼓勵為主。
五、 課堂小結
本文為我們呈現了一個神奇美妙的聲音世界,啟發我們用心聽,用心感受,體會生活中另人醉心的奇妙。讓我們在“聽”的成長過程中,學會選擇,學會思考,學會感受,學會微笑,學會欣賞,成為一個生機蓬勃、活力四射,內涵豐富的生命體,讓世界因我們而精彩。
六、 布置作業
教學目標:
1、 學習本課的生字新詞。
2、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 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懂得用心去聽身邊的聲音,就會發現世界上的聲音很豐富,很美妙。從而激發學生熱愛生活,關注身邊的點滴事物,去傾聽身邊的一切聲音。
教學重點:
理解“為什麼你一天天長大,卻逐漸失去了聽的興趣,好像 耳朵已關閉”。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知道怎樣才能用心傾聽周圍世界的各種聲音。
教具準備:生字詞卡片,幾種熟悉的聲音大錄音,兩根筷子、一個杯子、盤子、碗。
教學時間:
三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課前準備
布置學生注意傾聽周圍的聲音,特別是課文中提到的植物、動物、自然現象等的聲音。
二、導入新課,自主設疑
1、 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對耳朵,你們都用耳朵為你們干什么?
2、 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篇有關聲音的課文《你一定會聽見的》。
3、 教師板書課題,學生齊讀課題。
4、 看到課題,你心中有什么疑問。
5、 教師梳理問題:你一定會聽見的肯定是聲音,可會是什么聲音呢?請同學們自課課文。
三、初讀課文,自主探究
1、 教師出示自探要求;
(1)、自讀課文,借助生字表,認讀生字,理解詞語的意思。
(2)、再讀課文,找一找,課文都提到那些東西的聲音?他們的聲音是什么樣的呢?說一說,模仿一下。
(3)、說一說課文主要講了什么內容?
四、解疑合探,整體把握
1、 檢查生字自學情況
(1)、教師出示生字詞語卡片,指名認讀。
(2)、大家一起讀一讀。
(3)、交流識記生字或理解詞語的意思的方法。
2、 指名學生交流自探問題,評議。
3、 教師小結。
五、熟讀課文,疏通文意
1、學生自由讀課文。
2、小組互相檢查讀課文。
3、指名讀課文,集體評議后再指導讀課文。
4、教師范讀課文,學生傾聽、評議。
5、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六、布置作業
1、 熟讀課文。
2、抄寫本課的生字詞語。
第二課時
一、檢查導入,梳理問題
1、 開火車讀生字新詞。
2、 說說你從課文中知道了什么?除此,你還想知道什么?
3、 教師梳理問題:
(1)、理解為什么你一天天長大,卻逐漸失去了聽的興趣,好像耳朵已關閉上。
(2)、課文中提到的聲音我們太熟悉不過,但是卻從沒有聽見,最根本的原因是什么?
4、 教師導入新課:讓我們帶者這些問題一起走進課文,尋找答案。
二、自讀自悟,自我探究
1、 教師出示自探要求。
2、 學生通過讀、思、劃等方式自我探究。
3、 教師巡視
三、交流討論,解疑合探
1、 指名生說說對問題(1)的理解,其他生補充,評議。
2、 讀一讀相應的語段
3、 教師根據學生的反饋,進行適當的小結。
4、 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七自然段。
5、 交流討論問題(2)。
6、 有感情地齊讀第8~10自然段。
7、 引導學生拿出事先準備的筷子等,試著敲一敲,聽一聽它們的聲音。
8、 教師引導讀課文的最后一個自然段。
9、 說說對這段話的理解。
10、 指名反饋,教師小結。
11、 感情朗讀課文
四、質疑再探,升華認識
1、 學完課文,你還有什么疑問?請提出來讓我們共同解決。
2、 學生自由質疑,解疑。
3、 教師總結
五、拓展延伸,自主編題
1、 在生活中用心傾聽各種聲音。
2、 如果有興趣,也可以寫一個片段描述一種聲音。
板書設計:
你一定會聽見的 用心去聽
聲音多么豐富、多么美妙
第三課時
一、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交流描述一種聲音的片段。
三、指導學生填寫配套練習。
教學后記:
這是一篇比較抽象、耐人尋味的文章,我把教學重點放在指導學生理解“為什么你一天天長大。卻逐漸失去了聽的興趣,好象自己的耳朵已關閉”?教育學生用心傾聽周圍的世界。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朗讀課文,品味文章生動形象、活潑優美的語言;訓練學生的朗讀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提高學生想象能力及對生活的感悟能力。
2、過程與方法:聽、說、讀、寫的融合
3、情感態度價值觀:感悟到要運用自己的耳朵聆聽世界,感受生活的美好
教學重難點
1、重點:感悟到要運用自己的耳朵聆聽世界,感受生活的美好
2、難點:初步學會如何把聲音寫得生動
教學過程
一、課前預習:閱讀課文,掌握生字詞。
二:導入(3分鐘)
幻燈片1:歡迎來到語文課堂。
(上課鈴聲響后)師:聽一段聲音,聽到了什么聲音?(播放音頻《森林狂想曲》)生回答:蛙聲、鳥鳴、快樂的樂拍等。
幻燈片2:高山流水圖。
生閉眼,頭腦想著畫面(20秒)能聽到什么聲音?師:嘩嘩的流水,如一群調皮的小孩大叫著滑下滑梯。
師:我在閉眼的時候,我感覺到流水從頭頂往下流,經過脖子,跳下胸口,直流到腳下,感覺到身體被清洗了一遍,所以我要聽到這個世界的時候,我喜歡閉上眼睛,更真實更清晰。
為什么能有這種感覺呢?融入想像,今天就讓我們帶著想像去聆聽作家桂文亞聽過的美麗的聲音世界吧!
幻燈片3:課題。
三:整體感悟(12分鐘)
1、之前大家已經看過文章了,文章要告訴我們什么呢?
明確:不要忽略生活中各種美妙的聲音,只要你用心去聽,你一定會聽見的。
點擊幻燈片3:展示文章中心。
2、(1)還記得在文中聽到了哪些聲音嗎?
不看書說說看,(生回答)
幻片燈4:六種主要聲音。
(2)作者怎樣寫這些聲音呢?在文中哪里?齊讀。
必要時,師范讀,尤其是第二段。然后生個別范讀,讀出感覺。
3、這些聲音好聽,那是不是所有的聲音都要用心去聽呢?
明確:在文章第11段:不好聽的,無益的無需用心去聽,比如……
4、世界聲音如此美妙,但也并非所有擁有健康耳朵的人都能聽得見,什么人會聽不見呢?明確:沒有感覺的人。
四、賞析段落(10分鐘)
現在我們先來用心去欣賞一下文中的精彩語段。
幻燈片5:題目要求。
幻燈片6: 欣賞舉例。
生賞析,書面與口頭表達。主要集中在1-3段,齊讀1-3段。
五、拓展延伸(19分鐘)
欣賞這些優美的語段后,我們知道這種感悟需要童心,我想充滿童心的你們一定也能聽到許多別人沒聽到過或者沒注意到的聲音,你當然也可以寫得出來,現在請大家模仿1-3段中的任何一段,開頭用上“你聽過……的聲音嗎?”也寫一段文字,至少使用一種修辭手法。(若時間不足,可作為課后作業)
六、結語(1分鐘)
看來,生活中確實不會缺少美,你們就發現了很多,只要有心,用心聆聽,用心感悟,一定能聽見許多美好的聲音。
讓我們一起來吟誦一首小詩吧: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
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
生活中不是缺少音樂,
而是缺少捕捉音樂的耳朵;
生活中不是缺少愛,
而是缺少感受愛的心靈。
把眼睛喚醒,把耳朵喚醒,把心靈喚醒!
你一定會聽見的,這個世界,也一定會跟著你歡笑。
教學反思
《你一定會聽見的》這篇課文語言清新,意境優美,結合這一特點及為了貫徹《新課程標準》的精神,我準備創設一堂情境優美,學生自主學習的探究課。我先以一段音樂和一幅無聲的優美畫面作對比導入新課,調動學生去感覺有聲世界的生機勃勃和豐富多彩,以激發學生學習本課的興趣;然后采用配樂渲染和多種形式的朗讀,讓學生在朗讀中去欣賞和品味本文優美的語言,從心靈中去感悟聲音世界的美好。在此基礎上進行問題探究,自主學習,并進一步對學生進行仿寫訓練和想象訓練,使學生積極地參與到課堂中來,提高學生的讀寫能力并讓學生體會到成功的樂趣。
上面內容就是一秘為您整理出來的4篇《五年級上冊《你一定會聽見的》教案》,您可以復制其中的精彩段落、語句,也可以下載DOC格式的文檔以便編輯使用。